为加强深圳市节水工作的宣传解读,提升公众、企业和相关单位对节水政策的认知与参与度,可采取以下多层次、多渠道、多形式的宣传解读策略,确保节水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实际行动:
一、宣传解读重点内容
政策法规核心要点
解读《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》《深圳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》等文件,突出:
刚性约束:用水定额管理、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;
激励措施:节水技术改造补贴、节水型企业评选奖励;
罚则条款:浪费用水的处罚标准(如单位最高罚款10万元)。
节水技术与管理案例
推广深圳本地典型案例:
企业:华为、腾讯等园区中水回用系统;
社区:福田区“海绵社区”雨水收集利用项目;
公共机构:深圳市政府大楼智能节水改造。
市民生活节水技巧
制作通俗化指南,如“家庭节水十招”(如安装节水龙头、一水多用等)。
二、宣传渠道与形式
1.全媒体覆盖
线上平台:
政务媒体:通过“深圳水务”微信公众号、抖音号发布节水动画短片、政策图解;
合作平台:与“深圳新闻网”“壹深圳”合作开设专栏,推送节水知识问答。
线下渠道:
地铁、公交站台广告(如“节水深圳,你我同行”主题海报);
社区宣传栏张贴节水标语、发放节水手册。
2.精准化推送
针对企业:通过“深i企”平台定向推送节水技术补贴申领指南;
针对学校:联合教育局开展“节水课堂”科普活动,发放学生节水绘本。
3.互动式宣传
举办“节水金点子”有奖征集活动,优秀方案纳入政策参考;
开展“节水开放日”,组织市民参观污水处理厂、节水示范园区。
三、重点人群与场景
企业用户
组织节水技术培训会,邀请专家解读行业用水定额标准;
发布《深圳市重点行业节水标杆案例集》,引导对标整改。
社区居民
在物业小区设置“节水积分榜”,节水家庭可兑换生活用品;
联合居委会开展“节水达人”评选,增强参与感。
政府与事业单位
将节水宣传纳入公务员培训内容,要求公共机构率先垂范。
四、保障机制
责任分工
市水务局统筹,各区水务部门负责辖区宣传落地;
街道办、社区网格员配合入户宣传。
效果评估
定期开展节水知晓率问卷调查(目标:市民知晓率≥90%);
统计节水政策执行数据(如企业节水技术改造申请量)。
长效化推进
将每年3月22日“世界水日”设为深圳节水集中宣传周;
建立“节水宣传资源库”,共享标准化素材(如图文、视频模板)。
五、创新亮点建议
数字化宣传:开发“深圳节水”微信小程序,提供用水量自查、节水攻略打卡等功能;
文化融合:设计深圳特色节水IP形象(如“水滴深小源”),制作文创产品扩大传播;
社会共治:招募“节水义务监督员”,鼓励市民举报水管漏水、违规用水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