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针对深圳市政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实施要点,结合特区地质条件、气候特征和建设管理要求制定的专业技术方案:
一、深圳市政工程水保特殊要求
暴雨应对标准
设计暴雨重现期提高至5年(国标3年),采用深圳暴雨强度公式:
q=frac{1987(1+0.66lgP)}{(t+8)^{0.76}}quad(单位:L/s·ha)
q=
(t+8)
0.76
1987(1+0.66lgP)
(单位:L/s⋅ha)
雨水调蓄设施容积≥30mm(前海、光明科学城等新区需≥40mm)
土壤侵蚀控制
花岗岩风化区土壤允许流失量调降为500t/km²·a(国标为800t)
临时堆土场必须采用防尘网+沙袋围挡(高度≥1.2m)
二、典型市政工程水保设计
1.道路工程(以深汕第二高速为例)
边坡防护
坡比防护措施深圳创新技术
1:0.75生态混凝土+喷播(耐盐碱配方)大鹏新区专利技术(抗台风)
1:1.5三维网+香根草(成活率≥95%)深圳大学抗冲刷草种
排水系统
图表
代码
沉砂池容积计算:
V=10DFquad(深圳系数D取0.15)
V=10DF(深圳系数D取0.15)
2.综合管廊工程(前海案例)
关键措施:
基坑降水回用率≥80%(配套三级沉淀系统)
盾构泥浆采用压滤脱水工艺(含水率≤40%)
施工便道铺设钢板(厚度≥10mm,减少扰动)
3.河道整治工程(观澜河治理)
生态护岸:
采用石笼网箱+扦插柳枝(深圳本土化设计)
河底铺设火山岩(促进微生物附着)
监测重点:
施工期浊度≤50NTU(严于国标100NTU)
三、深圳特色技术措施
模块化施工
预制排水沟(中电建深圳研究院专利产品,安装效率提升3倍)
可拆卸式挡土墙(适用于地铁站点临时围护)
智慧监测系统
北斗位移监测(边坡精度达±2mm)
管道机器人巡检(排查淤积点)
废弃物资源化
建筑渣土制作植生混凝土(龙华区年消纳20万m³)
盾构土改良为种植土(含水率≤30%,pH值6.5-7.5)
四、审批与验收要点
材料清单
必须包含《深圳市水土保持方案承诺表》(2024版新增重金属检测项)
附智慧监测系统建设方案(通过市水务局技术论证)
典型问题规避
错误:未考虑深圳特有回南天对边坡稳定的影响
正确做法:增加微型桩支护(湿度>85%时启动预案)
五、成本控制策略
措施深圳单价降本方案
传统沉砂池2800元/m³改用旋流式(节省40%)
普通喷播85元/m²添加保水剂(减少补播)
人工监测15万元/季度部署物联网设备(降60%)
最新政策:
2024年深圳推行"水保方案+排水许可"并联审批,市政工程可缩短审批时限至12工作日。建议重点关注《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水保技术补充规定》(SZDB/Z 356-2024),对透水铺装、下凹式绿地等提出新要求。
典型案例:
深圳机场三跑道项目通过"疏浚土→湿地修复"模式,节省弃土费用2300万元,获水利部示范工程表彰。方案编制时可参考深圳市水务局官网公示的《20号线地铁水保方案范本》。